用户专区

版权信息

  • 主管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  编:陈 忠
  • 副  主  编:温成平  吴承亮  罗伟明
                      黄建波  徐光星(常务)
  • 编辑部主任:胥昀
  • 地  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 邮政编码:310053
  • 电  话:0571-86613692
  • 电子邮件:zjzyxb@163.com
  • ISSN:1005-5509
  • CN:33-1349/R

下载专区

友情链接

期刊搜索

当前目录

  • 2024年 第48卷 第6期
  • 出刊日期:2024--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 1005-5509/CN33-1349/R)是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管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综合类学术期刊,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中医药高校学报之一。

2024年第48卷第6期

(下载当期目录)

    • 中医药现代化论著
    • 电针对 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 GLUT4表达影响的研究
      楼巍敏,林坚,李海龙,夏婉,黄雄昂,刘晓林,卢璇,刘彩霞
      [目的] 观察电针对 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 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节血糖的机制。[方法] 将 24只 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运动干预组及电针组,每组 8只,运动干预组大鼠给予 2周跑台运动干预;空白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电针组大鼠开始将电针置于大鼠双侧足三里穴,进行连续波穴位刺激 2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治疗后大鼠骨骼肌细胞 GLUT4水平。[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运动干预组和电针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01,P=0.028)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P<0.001,P<0.001)。干预后组间比较,三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01)GLUT4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电针刺激能改善 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其血糖水平,其中调节骨骼肌细胞 GLUT4水平可能是其调节血糖的一个重要机制。
      2024  Vol.  48(6):    649-654    [摘要](206)    [PDF](182)
    • 舒肌汤抗帕金森病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研究
      鲍玺,杨聘,周佳,黄芸
      [目的] 探究舒肌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 采用 6-羟基多巴胺诱导制备大鼠 PD肌张力障碍模型,以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 0.9%氯化钠溶液)、舒肌汤 1-16组[按 L16(215)正交试验表配伍比例给药],同时设假手术组(等体积 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给药 1次/d,连续 28 d。采用步进试验、悬挂试验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AIM)评分检测行为学表现;透射电镜观察膈肌神经接头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水平。[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舒肌汤最佳配伍组方为舒肌汤 4组即厚朴:青风藤:粉防己:毛叶轮环藤:山梗菜(1:1:2:2: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调整步数显著下降,潜伏期和 AIM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舒肌汤组大鼠调整步数均显著升高、潜伏期和 AIM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舒肌汤 4组作用效果最明显(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舒肌汤可减少突触前膜囊泡、线粒体数目和突触后膜褶皱,减轻神经元结构损伤。免疫组化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舒肌汤组大鼠 TH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舒肌汤 4组的 TH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 舒肌汤治疗 PD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是厚朴:青风藤:粉防己:毛叶轮环藤:山梗菜=1:1:2:2:1。
      2024  Vol.  48(6):    655-663    [摘要](182)    [PDF](138)
    • 论著
    • 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中的应用
      陈滨海,张光霁
      [目的] 从“痰瘀毒”病机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从《灵枢》相关论述出发,论述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同时在系统阐述“瘀”病机基础上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机理,并列举相关临床案例。[结果] 从恶性肿“痰”“毒”瘤的病机来看,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成形性病机,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恶性属性病机,“无痰瘀,和“痰瘀互结”“毒”可以总结为不成形”“无毒邪,不恶性”。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原理可以与恶性肿瘤“痰瘀毒”病机相对应,总结为化痰祛瘀解毒法。所举 2则案例,案例 1患者为前列腺癌术后出现小便不利,因患者久为痰瘀之体,手术之后,络脉更损,痰瘀停滞,气化不利,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化痰祛瘀解毒加通淋利尿之品而愈;案例 2患者为肾癌晚期肿瘤病灶破溃而出现全程尿血,因患者痰瘀毒胶结不化,久而蕴热,损脉破络,致使肾络受伤,迫血外溢,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和犀角地黄汤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而收功。[结论] 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并在肿瘤临床上加以应用。
      2024  Vol.  48(6):    664-668    [摘要](242)    [PDF](148)
    • 王晓鸣教授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经验探讨
      程申,陈雅琴,王庆,毛泳钦,陈玉燕,王晓鸣
      [目的] 总结王晓鸣教授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学术经验。[方法] 通过学习王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遣方用药思路,从理论溯源、理论依据、具体应用、病案举隅四方面分析王师调和肝脾治法的精髓。[结果] 儿童抽动障碍的病机以“肝旺脾虚”为主,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脾胃不和,甚至脾胃虚弱,肌肉失养,故在治疗过程中,以调和肝脾为总体思路。王师强调,运用此法治疗抽动障碍,需灵活运用疏肝、柔肝、健脾、舒筋、消积化滞等方法调和肝脾,常选用天麻钩藤饮、二陈汤、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方剂进行治疗。文中医案,王师辨为肝旺脾虚证,治以调和肝脾,方拟调和止动汤,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 王师临证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以调和肝脾为切入点,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证候群的不同,灵活遣方,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2024  Vol.  48(6):    669-673    [摘要](163)    [PDF](144)
    • 基于“五脏偏倾”理论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机与治则
      刘晨,陈韶,肖鲁伟,詹红生,胡雪琴,郑洪,詹强,张智海,文亚,吴叶琪,王恺骐,陈晓敏,杜红根
      [目的] 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机与治则,开拓其中医诊治思路。[方法] 通过查阅中医古代文献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文献,基于《黄帝内经》“五脏偏倾”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总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探讨中医“五脏偏倾”理论对 AIS治疗与调摄的指导作用。[结果] 文献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五脏偏倾”表现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变部位、症状特征高度一致。基于中医“五脏偏倾”理论的学术内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因以禀赋不足为主,饮食不节、劳倦所伤为诱,病机以脾肾失调、五脏偏倾为本,筋出槽、骨错缝为标,治则为调理脾肾、端正五脏、筋骨并重、内外结合,治法应综合内服、外治、导引、食疗等多种方法。[结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与“五脏偏倾”高度相关。基于“五脏偏倾”理论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机与治则,可以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既病防变”值得重视与进一步挖
      2024  Vol.  48(6):    674-679    [摘要](197)    [PDF](144)
    • 从医籍出版到期刊编印——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出版物的跨境互动与海外影响
      李露芳,徐艳,张曼
      [目的] 以出版物为视角探讨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样貌,揭示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浙江贡献。[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方法,梳理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著作和期刊的出版特征与代表性成果,分析这一时期浙江中医药学术出版物境外传播的状况。[结果] 民国时期浙江医家通过编撰中医学教材、出版中西汇通著作、编纂中医大型丛书、互译中医药代表性著作等形式提振中医药海外影响,通过推动浙江中医药期刊的境外发售、境外广告刊登、海外存藏等途径加强中医药海外传播。[结论] 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出版物对中医药的对外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促进了中医药知识的跨境传播,并且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对中医学科学价值的肯定,对构建新时代浙江特色的中医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具有启迪意义。
      2024  Vol.  48(6):    680-684    [摘要](183)    [PDF](139)
    • 国医传承
    • 新安“张一帖内科”痹病辨证思路探析
      殷丽茹,熊滔,魏托,李艳
      [目的] 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 通过跟诊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典型医案,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结合新安医学“张一帖内科”主要传承人国医大师李济仁及李艳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痹病病因病机、创新痹病新安理论、临证论治三个方面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辨证思路与经验,并附医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 新安“张一帖内科”创新新安医学理论,创立“平衡寒热、扶元培土”学说,以“寒热三期”疗法治疗痹病,临证注重平调寒热、扶元培土、调和气血、化痰散瘀。验案一中患者反复多关节疼痛,病程长,李艳教授自创“益肾清络活血方”合乌头汤加裁“化痰散瘀”,治疗痰瘀互阻型痹病;验案二中患者劳累过度,湿邪入络,多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局部有热感,神疲乏力,李艳教授辨证该患者为痹病湿热内阻兼气血亏虚证,以“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通络”平调寒热。[结论] 新安“张一帖内科”在治疗痹病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临床特色,辨证灵活,效果甚佳,是新安医学的重要分支,为中医药治疗痹病拓展了新思路,值得借鉴。
      2024  Vol.  48(6):    685-689    [摘要](204)    [PDF](136)
    • 崔云教授运用清补法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经验
      叶有骏,林展熠,钱鑫,张婷,王莉,崔云
      [目的] 总结崔云教授运用清补法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崔教授诊治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病例,结合其所谈所述,在充分认识病因病机和用药特点的基础上,对崔教授诊治此病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并举典型医案进行论证。[结果] 崔云教授认为,本病源起湿热,继而进展为浊毒,浊毒内生,胶结缠绵,损伤正气,脾肾两虚,迁延难愈,据此提出以清热利湿、降浊解毒、扶正补虚为治疗手段。所举医案中,患者因长期留置双 J管而患真菌性尿路感染,辨证为膀胱湿热,治以清热利水、通淋止痛,方用五淋散化裁,辅以化浊毒、扶正气之药,疗效显著。[结论] 崔教授以清补之法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标本兼顾,扶正与祛邪并用,灵活用药,为临证治疗本病提供了良好借鉴。
      2024  Vol.  48(6):    690-694    [摘要](181)    [PDF](143)
    • 基于“升清-理中-培元”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治思路探讨
      方誉澄,储浩然,王子叶,朱敬伟
      [目的] 总结储浩然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查阅古籍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总结储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思路,明确该疾病基本诊治规律,并举临床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储师认为,中焦气机失调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主张以“升清气机-调理中焦-培补元气”为治疗思路,以天枢穴为核心穴位,配以中脘、章门、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调理中焦脾胃,配以龙虎交战的针刺手法,助中焦气机畅达。重点选用“百会-内关”调节清气,梳利头脑心神,提升整体气机,此外以“关元-足三里”固本培元,培补先天元气。验案中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兼有心神不宁、阳气虚衰之象,储师以升清-理中-培元法治之,补后天以滋先天,并予以安神,收效显著。[结论] 储师临床上根据辨证,增减穴位,通过整合穴位群,使中焦气机升降有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中复元”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体系,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4  Vol.  48(6):    695-698    [摘要](178)    [PDF](116)
    • 尹连荣教授论治高度近视早期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经验探析
      王瑶,尹连荣,康婷婷,刘沙沙
      [目的] 总结尹连荣教授治疗高度近视早期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经验及学术观点。[方法] 通过跟师临证,医案整理,从高度近视早期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发病机制、理论依据入手,总结尹教授治疗本病的临证思想及化裁经验,并附验案加以佐证。 [结果] 高度近视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呈缓慢进展状态,近视性黄斑病变严重损害视力且不可逆转,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尹教授临证时将“治未病”思想与“目受血而能视”理论相结合,提出将治疗节点前移,即在发生不可逆的黄斑病变前加以干预,尹教授认为本病早期病机关键为气血亏虚,脉络瘀阻,治疗时应紧扣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之法,灵活运用经方补阳还五汤加减以改善脉络膜、视网膜血流,从而延缓眼底病变进展,临床疗效肯定。所举医案中,尹教授综合脉症及眼底检查结果,辨其为气血亏虚、脉络瘀阻之证,以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效卓著。[结论] 尹连荣教授将“治未病”思想与“目受血而能视”理论相结合,在高度近视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早期阶段给予干预,通过益气活血法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从而改善脉络膜、视网膜血流,延缓疾病进展,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借鉴。
      2024  Vol.  48(6):    699-703    [摘要](276)    [PDF](140)
    • 浙派中医
    • 从张景岳郁证论治谈对丹溪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赵燕,李良松
      [目的] 探析明代浙江医家张景岳对朱丹溪治郁证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法,以《朱丹溪医学全书》《景岳全书》为蓝本,构建“郁证方药数据库”,探究用药规律,并研读整理郁证相关内容,从理法方药各角度归纳比较二者临证经验。[结果] 二者均认同气血结聚、升降失职的病机理论,然丹溪以脾胃为要,景岳以气机为关键。在临床辨证中,丹溪以病理因素为依据,将郁证分为气血湿食痰热六者;景岳吸收“六郁”理论,将郁证分为五气之郁和情志之郁。在用药上,丹溪从脾、肝、肺经入手,祛邪为要,理气为主,并辅以甘缓养阴;景岳用药,温补为主,又采丹溪之则,尤重滋阴,并以祛邪,故其用药攻补兼施,补益为主。[结论] 朱丹溪与张景岳均认同致郁关键为气血怫郁。丹溪分郁证为六郁,以祛邪为要;景岳分郁证为五气之郁、情志之郁二类,攻补兼施,尤重滋阴。景岳在继承丹溪理论之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二者的郁证诊疗经验,可为当今郁证治疗提供范本。
      2024  Vol.  48(6):    704-712    [摘要](154)    [PDF](141)
    • 浙派中医冯兆张诊治阳痿病学术思想探析
      闫译,刘磊,钱文君,崔云,王莉,叶有骏,钱鑫,张婷,徐新宇
      [目的] 探索浙江医家冯兆张所著《冯氏锦囊秘录》中诊治阳痿病的学术思想,为阳痿病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冯氏锦囊秘录》中方脉阳痿篇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该书中其他篇章相关论述,对该书中治疗阳痿病的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系统整理。 [结果] 冯氏推崇“命门”学说,尤其重视阴阳水火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其在方脉阳痿篇详细论述了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认为五脏受损可为病痿前兆,而多种原因引起的阴阳失调、郁火阻滞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治疗上列举诸多方药,注重补益阴阳,且以丸剂为主,药物送服多以酒、姜汤、盐汤等,并记载了分时采用不同汤剂送服的方法及分节气服药的方法,颇具特色。[结论] 冯氏对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论述颇详,认识特色鲜明,其学术思想对当今阳痿病的治疗亦具有现实意义。
      2024  Vol.  48(6):    713-717    [摘要](153)    [PDF](132)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徐仙槎治疗小儿暑湿外感的用药规律
      章银琪,蒋燕华,贺江飞,林雄凯,朱春燕,梁哲彬,倪晓红
      [目的] 挖掘分析徐仙槎医师治疗小儿暑湿外感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选择徐仙槎医师的小儿暑湿外感医案,按照“姓名”“性别”“年龄”“病名”“主症”“舌脉”“病机”“治法”及“药物组成”等项目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暑湿外感医案数据库。利用 Excel 2021、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SPSS Statistics 25.0等应用软件,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技术,分析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数、药物归经、药物四气五味、常用药对等,并对全部药物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结果] 纳入处方 995首,共 145味药物。其中高频药物排名前 10的包括青蒿、佩兰、焦栀子、天花粉、郁金、山楂、鸡内金、六一散、陈皮及豆蔻;高频药物五味以辛、苦、甘味为主,四气以寒性与温性为主,归经主要归肺经、脾经和胃经,组方配伍上前三位为理气药、清热药和化痰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青蒿-佩兰、青蒿-焦栀子、佩兰-焦栀子等 373个较高关联性药对。通过聚类分析,得到 2类药物,其中类 1为青蒿、佩兰、焦栀子、郁金、鸡内金、天花粉、山楂;类 2包括橘红、前胡,类 1使用频率较高。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所得核心处方由 10味药组成,为青蒿、佩兰、焦栀子、郁金、鸡内金、天花粉、山楂、菊花、豆蔻、连翘。[结论] 结合小儿特殊生理病理特点及绍地湿热情况,小儿暑湿外感临床以肺脾胃受邪为主。徐仙槎医师治疗暑湿外感以清热燥湿理气法为主,以养阴生津、健脾消食为辅。
      2024  Vol.  48(6):    718-723    [摘要](184)    [PDF](139)
    • 临床研究
    • 舒琦瑾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经验总结
      张瑶,张郜晨茜,赵方敏,寿柳梅,舒琦瑾
      [目的] 总结舒琦瑾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医案收集和研究分析,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舒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经典医案加以佐证。[结果] 舒教授提出,为手足皮肤反应的核心病机,热毒、湿邪、风燥等因素相互兼夹转化。临床上根据“热毒血瘀”贯穿疾病始终,血瘀、血虚、手足皮肤反应前、中、后期变化将其分成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三种证型,并随证创立“手足宁方”系列方剂。文中所附两则医案呈现了手足皮肤反应三种证型,分别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祛风通络,疗效确切。 [结论] 舒教授以“热毒血瘀”角度为切入点治疗手足皮肤反应,根据临床证候变化,灵活辨证,随证立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2024  Vol.  48(6):    724-728    [摘要](185)    [PDF](143)
    • 夏永良教授运用中医圆运动理论治疗耳鸣伴睡眠障碍及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经验浅析
      黄余亮,陈佳丽,夏永良
      [目的] 总结夏永良教授运用中医圆运动理论治疗耳鸣伴睡眠障碍及焦虑状态患者的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侍诊学习以及对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以一则耳鸣伴睡眠障碍及焦虑状态医案为例,阐述夏教授的见解及治疗经验。[结果] 夏教授认为,本病病因在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五官九窍壅滞,病发日久则肝木过亢反克脾土,使病情迁延难愈,患者多出现情绪急躁、焦虑紧张等症状。故以补中益气汤补中气而升清阳,中轴运转,四维相附,则相火之降,君火之升,另以升降气机,交通上下,助运气机,诸症得以缓解。医案中患者首次就诊,夏教授辨证分析,药随症出,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夏教授运用中医圆运动理论,治疗耳鸣伴睡眠障碍及焦虑状态,临床收效显著,对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024  Vol.  48(6):    729-732    [摘要](261)    [PDF](136)
    • 针灸推拿
    • 符文彬“疏肝调神”整合针灸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经验
      王嘉仪,罗树雄,薛爱国
      [目的] 总结符文彬教授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理论观点及疗法应用。[方法] 通过跟师临证、医案整理,并结合文献检索,分析总结符教授运用整合针灸模式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辨证思路与临床经验,并附一则医案验析。[结果] 符教授认为,此病是情志因素和躯体经脉气血病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属“气伤致痛”,诊治思路上“疏肝”与“调神”并重,结合“一针二灸三巩固”的整合针灸模式治疗。本文列举一女性长期下腹胀痛的案例以详述疗法应用,其病以肝经循行处疼痛为主症,有情绪等诱因,病机多为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经脉气血不畅则痛,故针刺以“疏肝调神”为关键治则。符教授针刺操作时察神揣穴、徐入徐出、脉症合参,选穴上重气血升降调和,综合运用针刺、精灸、刺络和埋针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结论] 符教授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注重“疏肝调神”,心身同治,针灸并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经验亦可为针灸治疗心身疾病提供思路,值得临床借鉴。
      2024  Vol.  48(6):    733-737    [摘要](140)    [PDF](118)
    • 文献研究
    • 仲景原文“烦疼”“疼烦”症考释
      任沁怡,徐爽,邓慧芳,钟相根
      [目的] 考证《伤寒论》中“疼烦”的含义。[方法] 从历代注家注疏入手,对不同观点进行归纳、同时通《金匮要略》“烦疼”分析,过文字学考证,参考秦汉医学与非医文献,探明“烦”字字义,并结合张仲景原文分析二症含义。[结果] 历代注家将二症释为疼痛剧烈、疼痛并烦扰、“烦”还有繁多、频繁之意。在张仲景原文中二症与热疼不妥。文字学考证可见,字除了表示心神的不适感之外,具体身体部位连用,见于湿病、少阳病等,反复。[结论] 张仲景原文中“疼烦”“疼痛频繁”之意。疟病、表示疼痛频繁、“烦疼”实为
      2024  Vol.  48(6):    738-740, 751    [摘要](189)    [PDF](144)
    • 麦冬传统炮制工艺与京帮炮制经验探讨
      于大猛,于葆墀,苏桂云,马春
      [目的] 探讨麦冬的传统炮制工艺和京帮炮制经验,为麦冬的现代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搜集古代本草文献中麦冬炮制的资料及传统京帮传世资料中麦冬炮制的相关记载,并向老药师咨询,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麦冬的各种炮制方法进行复原。[方法] 麦冬去心的机制有去心除烦、去心治经枯、去心养肺阴,以第一种流传最广。去心的方法有沸水润去心、清水润去心、焙软去心,以第一种效果最好。酒浸法的目的是减轻麦冬久服胃寒的副作用。米炒法宜将米薄铺于锅中,铺麦冬于米上,不宜翻动,其色均匀,如与米同翻炒则麦冬易鼓起。蒸法有清蒸与拌乳蒸两种。麦冬不易粉碎,《本草纲目》记载的间断焙干法很好。麦冬熬膏与制丸均利用其含汁液的特点。传统京帮麦冬在闷润与去心的方法上均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朱麦冬为撒水微润,朱砂细粉随撒随翻动。这两个炮制品种已消失半个世纪。[结论] 麦冬的炮制方法的复原和优化,有望提高麦冬药效,为临床提供更高质量的麦冬药材。揭示传统京帮麦冬炮制的地方特色,为复兴消失的炮制品种提供了可能,对于丰富中药资源,提升中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024  Vol.  48(6):    741-746    [摘要](147)    [PDF](138)
    • 高教研究
    • 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新路径
      方喜,胡丽伟
      [目的] 以历史主动精神为内核,探索构建新时代青年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为塑造文化自信提供明晰的价值引领方向。[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厘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医药发展中发挥的精神力量,探析历史主动精神在培养新时代青年中医药文化自信中的价值着力点。[结果]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品格的重要内容,为中医药卫生事业和中医药文化的复兴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其丰富的精神要义为时代青年构筑“坚守人民主体”“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问题导向”三个维度的思想指引。通过对“树立中医思维”“讲好中医药故事”等涵养路径的探索,“学习文化经典”“加强创新转化”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中医药文化自信。[结论] 历史主动精神涵养下的新时代青年中医药文化自信培养,更具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以伟大的精神力量为时代青年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明方向、立志向、强担当。
      2024  Vol.  48(6):    747-751    [摘要](143)    [PDF](141)
    • 硕博之窗
    • 裘生梁健脾祛湿兼补脾阳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程建林,贺雨婷,裘生梁
      [目的] 总结裘生梁主任中医师采用健脾祛湿兼补脾阳法治疗痞满的临床思路。[方法] 通过日常跟诊学习及医案收集,结合相关资料,总结裘师从健脾祛湿兼补脾阳治疗痞满的经验,并附临床验案以佐证。[结果] 因生活环境、工作节奏快及饮食不节的原因,现代人脾胃易损伤,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形成痞满,临床上裘师常采用健脾祛湿、兼补脾阳的方法治疗痞满,效果显著。文中所举医案中,患者因脘胀反复、大便黏滞前来就诊,裘师辨为脘痞之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祛湿、温运脾阳、消食安神之药,治疗后病情好转明显。[结论] 裘师从健脾祛湿兼补脾阳法治疗痞满,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分享学习。
      2024  Vol.  48(6):    752-755    [摘要](175)    [PDF](133)
    • 本科习作
    • 论知识图谱在中医理论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翔宇,夏梦幻
      [目的] 论述知识图谱在中医理论领域应用的现况与前景。[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知识图谱在中医理论领域应用的文献资料,挖掘其应用现状、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并探讨发展方向。[结果] 知识图谱可实现中医理论文献整理的半自动化、规范化,揭示隐性潜在的理论内涵,明晰理论间的关系,演绎时空矩阵,助力中医理论智能存储与普及推广。中医理论领域相关知识图谱的全自动构建、图谱间互联、再规范以及深度应用开发等,有待构建者的深度探索、综合运用,构建者也当强化知识图谱设计背后的中医思维。[结论] 知识图谱能够立体化解构,并显性呈现中医理论的真实脉络。知识图谱的不断拓展、完善,可助力新时代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创新与蓬勃发展。
      2024  Vol.  48(6):    756-760    [摘要](276)    [PDF](115)

    信息公告

    更多>>

    在线期刊

    排行榜top20

    漂浮通知

    关闭
    严正声明
    微信公众号
    快来扫一扫
    关注我吧